论中产何以贫穷:那些缺失的财商教育

Connor 虎符交易所app下载 2022-09-15 421 0

论中产何以贫穷:那些缺失的财商教育

“中产阶级的傲慢和无知在于,他们买入自以为是资产的负债中产币。”

---本文约2400字中产币,阅读需4分钟---

灵魂发问

· 为何有很多人学历很高中产币,却始终经济拮据?

· “职业”和“事业”有什么区别中产币

· 自住房属于“资产”还是“负债”中产币

有一本理财界神书,出版以来曾连续18个月蝉联全美图书畅销榜第一名,它在109个国家发行,卖出3000多万册,改变了几乎一代人的理财观念中产币

它通俗易懂中产币,只说了一个核心话题:普通人的理财观念为何错误,富人思维如何形成?

这本书就是《富爸爸,穷爸爸》,作者名叫罗伯特·清崎,是个出生于日裔美籍、普通中产家庭的孩子,和别人不同的是,他有“两个”爸爸中产币

他们拥有完全不同的背景和理财观念:一个是有文化但没钱的官员,一个是学历低但富裕的创业者,他们都试图向作者传授关于理财和人生价值的观念,作者经过认真的权衡,决定接受后者的指导,最终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,实现财富自由中产币

接下来我们就聊聊“富爸爸”给予了作者哪些让他受益终生的理财观中产币

论中产何以贫穷:那些缺失的财商教育

展开全文

论中产何以贫穷:那些缺失的财商教育

富爸爸和穷爸爸中产币,我该听谁的?

我们称作者的生父为“A爸”,他聪明绝顶,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,拥有博士头衔,曾任夏威夷州教育厅厅长中产币。他收入尚可,但终生都在经济拮据中挣扎,去世后没有留下一分钱的遗产。A爸拥有知识分子的清高,视金钱为洪水猛兽,常说“我对钱没兴趣”、“贪财是万恶之源”,他对财富有着悲观的预期,习惯说“我可买不起这个”、“别冒险”。他给作者的建议是,好好学习,成为一名专业人士,获取稳定、安全的收入。

作者的另一个“爸爸”是好友托尼的父亲,我们称之为“B爸”,他只读过初中,却白手起家,打造了价值数亿美元的商业帝国,成为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中产币。B爸务实而乐观,他常说“贫穷才是万恶之源,贫穷会放大人身上恶的一面,磨灭掉向善的一面,有钱才能帮助更多的人”,面对昂贵的商品,他会说“我怎样才能买得起?”以及“管理风险”。他鼓励作者和托尼了解金钱的运作规律,努力创业、积累资产,最终“让钱为自己工作”。

很显然,A爸羞于谈钱,看不上又不关心,所以也没啥资产,这其实就是千千万万个工薪阶层父母的缩影;B爸却从不掩饰对金钱的重视和追求,最后自然收获源源不断的金钱中产币

这不是鸡汤,这关乎生计中产币

接下来,我就细化的为你讲讲, “B爸”的三个重要致富思维中产币

论中产何以贫穷:那些缺失的财商教育

论中产何以贫穷:那些缺失的财商教育

影响财富积累的三大因素:

剩余价值剥削、税款和非理性消费

第一个问题中产币,我们要追求什么?职业还是事业?剩余价值给谁?

作者风趣的说,穷人寻求一份安稳的职业,付出最大的努力以免被解雇,而富人收割穷人的剩余价值,给予其尽可能低的薪水以防止其辞职中产币

当你努力工作,其实就放弃了自己的剩余价值中产币。一个码农月薪两万,但他实际上给公司创造了超过四万的价值,这多出来的价值便进了管理层和股东的腰包;其次,你高度依赖工作,离开了就会饿死,不敢请假、辞职,尤其是经济不景气时;最后,作为一个专业人士,不断打磨技能,实际也意味着你的道路变窄,因为一个熟练的飞行员只能在航空公司工作,但万一被裁,银行却完全不需要他的技能。

对此,一句幽默的格言曾说,工作(Job)就是“比破产稍强一点”(Just over Broke)中产币

而富人惜时如金,不会长期为了薪水出卖时间,他们明白真正的资产是你的事业,比如在基金、房产、知识产权和公司中,你投入的每一块钱、每一份时间都是你的员工,日夜不停的为你保值增值,而获取这些收入并不需要你时刻在场,所有价值都归属于几乎是躺着就赢得了人身自由的你中产币

第二个问题中产币,你是怎么交税的?工作收入还是公司盈利?

在美国,收入要先扣社保,再交个人所得税,买卖日用品有消费税,买房有房产税,作者算了一下,一个普通人,每年的1-5月份实际上是在为政府工作中产币。但公司却有很多免税特权,比如更低的企业所得税率、用税前收入买车买房等。

公司是富人避税的保护伞,以京东CEO刘强东为例,他身家90亿美元,却在2015-2025年每年只从公司领取1块钱的年薪,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在世界各地购买豪宅,因为他的收入几乎全来自股息和分红中产币

第三个问题中产币,你怎么用钱:投资、储蓄还是消费?

作者说,贪婪和欲望是中产最大的敌人,他们往往无法区分资产和负债中产币

尽管随着工作经验提升,工资会增加,但中产阶级往往陷入对奢侈品、豪宅和豪车的追逐中,陷入“工作-收入-消费-工作-高收入-高消费-工作”的恶性循环,也就是“老鼠赛跑”中,挣的多了,花的也多,资产的积累便无从谈起中产币

而成为富人的方法,却是不断买入资产中产币

你问什么是资产?我给你提供一个很简单的评判标准,那些你可以用来向银行抵押贷款的东西,比如房产、企业、专利、版权就是资产,而无数中产一掷千金买回的阿玛尼西装和迪奥香水却不算,因为奢侈品需要保养、豪车需要维护,他们时时刻刻都在从你的荷包里往外掏钱,慢慢放血,其本质属于负债中产币

相反,富人却很明白延迟满足,他们知道资产的增值比享受型的消费重要得多中产币。但他们并非不享受,而是用资产的增值部分,比如股票收益、房租来消费,这是更具有可持续性的模式。

论中产何以贫穷:那些缺失的财商教育

世界上从不缺少有才华的穷人,因为学校从未开设一门“理财”的课程,而只专注于学术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培养,换句话说,如果说学校是一座工厂,那其产品只是合格、听话的打工人,而非富有的资本家中产币

同时,原生家庭往往也难以提供正确的理财思维,因为耳濡目染,穷人和中产的理财观却往往继承于其同为穷人和中产的父母中产币

在羞于谈钱的儒家社会,家长似乎并不想让孩子沾染“铜臭气息”中产币。但在资本增值速度远远大于劳动的二十一世纪,缺乏财商教育是极度危险的,因为就算你节衣缩食高储蓄,老板、奢侈品厂商、银行、税收部门也会轮流给你孩子的资产池放水。

也许具体的资产配置策略,比如买房还是炒股,总会不断变化,但正确的理财观念,却永远不会过时:“我们要建立日进斗金的事业,而非被度日如年的职业所束缚中产币。”

最后中产币,如果你只能从本书学到一句话,那就是:

穷人只有支出中产币

富人买入资产中产币

而中产购买他们自以为是资产的负债中产币

——罗伯特·T·清崎

论中产何以贫穷:那些缺失的财商教育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