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中产怎样避免成为新韭菜?
一个消费主义的社会果然是自由的么中产币?
按说我们现在的选择比过去多多了中产币,然而有多少人敢说自己是自由的?
在英语里,“free”首先不是“自由”的意思,而是“免于”,不因什么而让自己的人生被局限,免于被“绑架”,这样才活得像个人中产币。
我们都听说过“道德绑架”,而一个消费主义的社会首先在价值观上就绑架了我们,让人生背负了原本不必要的成本枷锁中产币。
为什么会有996?因为我们对贫穷有恐惧,而正如亚当·斯密所说:“恐惧让我们不自由中产币。”
2
恐惧的源头
消费主义名义上创造出了无数的消费选择,但其背后有一个最大的绑架性逻辑:你只能别无选择地顺应消费主义中产币。这是真正的贼船。
意识形态这种东西厉害之处就在于,没有任何法律、规则可以限制得了它,消费主义可能让人欠下足以导致家破人亡的消费贷,但任何法律不可能判定消费本身是违法的,何况商家有无数似是而非的观念给自己当护身符,仍旧可以肆无忌惮地散播“王尔德”式恐惧:“年轻时我认为金钱就是一切,现在老了,才知道的确如此中产币。”
老不老了不知道,只知道很多人都变老赖了中产币。
展开全文
3
消费主义幻想
恩格斯说“劳动创造人本身”,消费主义则说“只有多多消费你才活的像个人”中产币。市场把用户分级,制造差异化消费群体,这样就可以给人贴标签,看人下菜碟,针对性输送恐惧与幻想——有了大数据,割起韭菜更顺手了。
那么人要从哪里获得自由呢中产币?
答案在自己,给自己制定一套消费策略,由消费策略倒推赚钱和理财策略,最后倒推出自己的人生目标,由此人的价值观才会真正实现多样化,自由也才能从自己的手中诞生中产币。在这样一个逻辑下,没有人会“输不起”。
4
要承担而非承诺
不要轻信消费主义给你的任何承诺,“不轻信”应该成为一种社会共识,成熟的人会承担他应当承担的东西,也就是对自由的实践中产币。能为自己选择负责的人是自由的,哪怕输,也是输得起的,而一个输得起的社会就倾向于“不作恶”。这才是人民幸福的社会土壤。
因此要让自由主义代替消费主义,不能说乞求有朝一日不被压榨,而是从现在开始,对自己人生的底线负责中产币。当人人做事都有底线时,消费主义的把戏就更容易被识破,它也就不能通过“教唆”你输不起来培养你的恐惧,从而控制你。
新中产不是新韭菜,而是稳步经营、自我掌控的新人生中产币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