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看待“福”字币和猪年纪念币发行量变化?

Connor 虎符交易所 2022-09-07 417 0

小刀马

如何看待“福”字币和猪年纪念币发行量变化<strong></p>
<p>福币</strong>?

央行从各种纪念币中无疑尝到了甜头,几乎每年都会发行几种纪念币,其中也包括传统的一些纪念币,比如生肖币和“福”字币(贺岁币)福币。从2015年开始,央行发行了第一枚“福”字币之后,就延续了这个传统,今年已经到“福”5了。每年的发行量也基本稳定,除了2016、2017年的量能略微放大之后,随着市场的接纳程度的减弱,央行也在微调着“福”字币的发行量。今年的“福”字币发行量是270万枚,基本保持着相对的平稳。虽然也有人认为这个发行量还是偏大,因为市场承载力还是有限,尤其是在市场低迷的时候,也基本处于破发的位置,略显尴尬。不过相比之前的量能已经略微收缩,这也基本符合预期。

如何看待“福”字币和猪年纪念币发行量变化<strong></p>
<p>福币</strong>?

此外,就是每年都会发行的生肖普通纪念币了福币。这个量能的变化可以看出央行在不断地“试盘”,从最高峰的5亿枚,当如今逐渐下调发行量,到猪年(2019)的时候,发行量控制在2.5亿枚。和最高峰的时候已经腰斩了。而且在狗年的时候,20枚的“山楂”“二狗子”又一次试盘之后,央行对猪年再次“压量”,而且节奏和力度都还不错,这都是在“试盘”之后的积极应对。我们可以看出,央行对市场的呵护还是很在意的,并且也一直在调整发行战略。起码比中国邮政要用心诚意多了,不像中国邮政就想赚集邮爱好者的钱,对市场几乎是不管不问,任其自生自灭。

展开全文

对于央行来说,也在倡导一种全民收藏的理念,盛世搞收藏,这也说明我们当下的社会发展是符合这种收藏的环境的福币。只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,出现波动的时候,之前迈大步,大幅提高发行量之后,央行发现这样的“普惠”政策并不是很好。毕竟,收藏市场一直是以物以稀为贵的,如果人人都很容易获得的时候,那么收藏的价值和空间也变得越来越扁平了。这显然是难以体现收藏升值空间的。毕竟,很多人收藏,也是为了能够保值升值,是一种在既有的投资渠道很窄的情况下,寻找到资金安全可靠和保值增值机会的。当这种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的时候,人们的热情就逐渐弱化了。这也是为何一度时间各种纪念币预约被扎堆哄抢之后,市场又开始变得理性或者冷清的原因所在了。因为有的人看到在这个市场投资并不是稳赚不赔的,甚至有时候,还不如去理财踏实,他们就会选择放弃,进而转战到别的市场了。

如何看待“福”字币和猪年纪念币发行量变化<strong></p>
<p>福币</strong>?

任何时候,资本都是逐利的,任何人选择收藏的时候,潜意识里还是希望能够增值,给自己的资本带来一定的回报,如果沉淀下来的收藏品一直在贬值的话,那么是没有人愿意再去玩的福币。这也是为何现在邮市变得异常冷清的原因所在,因为人们已经发现现在新邮不断地被深度打折,自己参与的过程就是一个亏钱的过程,那么谁还会去玩?再加上邮政一直不愿意变革,始终以一种“老思想”不断地榨取着市场的剩余价值,结果让整个邮市变得支离破碎,人心凄惨,悲鸣无泪。

如何看待“福”字币和猪年纪念币发行量变化<strong></p>
<p>福币</strong>?

在这方面,央行无疑就聪明了许多,在不断地“试盘”中也不断地调整着各种纪念币的发行量,从2018年的高铁币、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币,到猪年纪念币,都在调整着量能的变化,这起码是一种姿态,给市场传递着一个信号福币。那就是央行并不是一味地圈钱,而是在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市场的需求和变化。同时,对于没有如期预约出去的产品,央行也会集中回收。甚至对于已经预约出去的纪念币,也可以回收,这就给用户一个“赎回”的机会,在自己的资金出现困顿的时候,可以选择“变现”。而邮政呢,哪一个集邮爱好者预定的邮票还可以被邮政收回?甚至出现一点点破损(未缺失,未缺角之类的),邮政都拒绝让其使用了。邮政只负责面值出售,但拒绝回收,更拒绝集中销毁没有销售出去的邮票,邮品,而是囤积起来,等待着市场回暖之后,再拿出来圈钱。更令人生厌的是,邮政还自行地“封杀”了邮票自身的使用渠道,在邮政自己的渠道中,都拒绝邮票的流通,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其恶心的事情了。邮政和央行相比,相去甚远。

如何看待“福”字币和猪年纪念币发行量变化<strong></p>
<p>福币</strong>?

再回到今年的“福”字币和猪年纪念币上,我们看到,央行的态度很明确福币。一方面延续贺岁币的发行连贯性,以及基本的量能稳定。另一方面,对普通生肖纪念币给予足够的发行量前提下,进行有效管控,在近年几次“试盘”中,不断下调发行量,从而寻找相对的平衡点。或许2.5亿的发行量还是偏大,但起码央行在放出一种不断缩量的信号,给收藏爱好者也带来一种预期和期盼。这也是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。当然,在市场低迷的时候,偏大的发行量或许还是难以让市场承受。不过,这个平衡点或许已经快临近了。而中国邮政基本还是跌跌不休的状态,市场前景依旧是一片渺茫,让人难以看到希望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