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衷理财钱生钱,年亏损近1.5亿仍不死心,马应龙2022年财报发布
「虎投财经」获悉,4月7日晚间马应龙发布2022年财务报告:公司全年营收达35.32亿,同比增长4.35%,实现净利润4.79亿,较去年同期增长3.1%理财财报。在2022年经济环境低迷的情况下,马应龙还能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,证明公司医药制造业务有着良好的市场基础,收入来源和利润来源都非常稳定。
作者 | BB
01马应龙财报稳定
马应龙是一家经国内贸易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,拥有300多年历史理财财报。资料显示,公司属于医药制药业,主营业务涉及医药工业、 医疗服务、医药商业,主要产品包括马应龙麝香痔疮膏、麝香痔疮栓、龙珠软膏、马应龙八宝眼霜等。
4月7日晚间,马应龙发布了2022年财务报告,公司营收以及净利润双双上涨;详细对比最近的三份财报数据,马应龙业绩都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理财财报。2022中报、2022三季报、2022年报的营收分别为19.28亿、27.85亿、35.32亿,增速分别为15.54%、10.07%、4.35%。
展开全文
从公司盈利表现来看,三份报告净利润分别为2.72亿、4.16亿、4.79亿,同比增长率为分别为6.73%、13.14%、3.10%理财财报。
2022年中,马应龙四个季度都实现盈利,也说明企业盈利基础扎实,产品受到大量消费者认可理财财报。
从主营业务来看;医药工业一直保持着马应龙核心业务地位,而肛肠类产品更是重中之重理财财报。2022年仅这一类产品就实现营业收入14.88亿,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7.52%。
其他包括眼科、皮肤科等产品合计收入为5.85亿,合计20.73亿,同比增长11.6%理财财报。2022年该板块收入占到公司年度营收一半以上。
医药商业板块约占马应龙2022年度营收38.34%,是收入贡献占比第二的板块,主要包括医药零售和医药物流两大业务理财财报。从具体数据来看,该板块年度营收为13.54亿,呈现下降趋势,较去年同期同比下滑7.7%。
最后则是医疗服务板块,以马应龙的直营机构为主,该板块收入贡献占比最低,仅为7.32%理财财报。不过数据显示,2022年马应龙医疗服务业务营收大幅上涨,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40.11%。
这要归功于马应龙在2022年积极探索互联网医院,搭建医疗服务网络,截至目前累计签约共建诊疗中心65家,所以带来不错的营收增长理财财报。
从开支来看,销售费用占到马应龙2022年开支的大头,报告期内马应龙围绕肛肠、眼科、大健康等业务领域策划实施系列品牌推广活动,通过打造联名IP、直播带货等多种形式触达终端消费者,全年销售费用7.81亿,同比增长8.85%理财财报。
其中,市场开拓费花费4.05亿,占销售费用比重51.93%理财财报。相比之下,公司年度研发投入远远低于销售费用,共投入7789.13万元,同比增长16.72%。
02新业务收效甚微
进入新世纪以来,依托自身优势,马应龙也在积极向化妆品、保健领域靠拢,相继推出祛痘膏、洗面奶、爽肤水、保健食/饮品等理财财报。
在这两大领域中,产品品牌及质量对消费者购买行为有着明显促进作用理财财报。在某机构调查中,在被问及到相关治痔类药物时,马应龙痔疮产品的提及率最高,尤其是在痔疮患者中的提及率远远高于其他竞争对手。
所以在预想中,马应龙应该拥有非常明显的优势,但现实却恰恰相反理财财报。正是由于名头太过“出圈”,受“好名声”所累,马应龙在推出其他产品时,很难让人将其与痔疮用药分开,导致新产品还未推出就有了“不好”舆论,新市场开拓的十分艰难。
以最简单的数据为例,2021年马应龙八宝眼膏销售量为104.65万支,同比涨幅超过50%,增效十分明显;但对比同期马应龙肛肠产品,包括麝香痔疮膏、麝香痔疮栓来说,两者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理财财报。
两大产品年内产销量均过亿,2022麝香痔疮膏销量1.4亿,麝香痔疮栓更是早早就突破2亿大关理财财报。对于马应龙来说,想要将产品布局辐射到其他领域,为企业营收做出较大贡献,任重而道远。
除在产品上想办法,为了创收马应龙也打算出奇制胜,一直“十分热衷”证券市场,就是战绩惨淡不堪入目理财财报。
统计资料发现,马应龙在2021年内一共投资19只股票,全年亏损接近700万理财财报。而在2022年,马应龙又大手一挥投资12只股票,这下亏损直接翻倍,达到1500万。
而最为疯狂是2018年,马应龙因持有华大基因100万股股票亏损1.47亿元,这笔亏损直接占总公司营收6.7%,使得股票大跌,引来投资者诟病和质疑,此后马应龙减缓投资行为理财财报。
截至2022年末,马应龙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6.74亿,其中理财产品余额6.56亿理财财报。如今来看,马应龙动作频频,仍然想在这个领域翻身,不过不知道其面对年年亏损的理财产品作何感想。
总的来说,过去一年马应龙营收态势良好,在主营业务稳定增长的情况下,大力开发新渠道、拓展市场是十分有必要的,不过拓展业务也不能盲目转型,依托于良好基础可以慢慢改变产品布局理财财报。虽然现在可能收效甚微,但随着其经营规模的逐步扩大,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发力点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