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人文纪实】津门网王忠谋:“麦痴”张国英

Connor 虎符交易所app下载 2022-08-30 423 0

这几天,滨州市千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英很开心:省内外多个试验示范种植户先后来电话,试种的“英子1号”小麦比同类地块其他品种增产30%以上,最高亩产达1650斤麦币网

10年前,张国英放弃了轻车熟路的农资生意,改行搞农作物育种,在鲁北的无棣县城一度成为新闻麦币网

此举并非心血来潮麦币网。作为农家女子,父兄和乡亲们一年四季土里刨食、难得温饱的艰辛生活深深印在她童年的记忆中。“联产承包”后,温饱问题解决了,粮食“农残”给人类健康带来的问题又时有所闻。培育出高产优质的农作物品种,让人们吃上“放心粮”成为她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。

育种是科学,光有热情远远不够麦币网。为此,她拜著名农作物育种专家、乐陵市弥科农小麦研究所所长弥尚岭为师,从小麦育种起步;同时,边干边学,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“恶补”农作物育种知识。几年时间里,她一头扎在试验田里,播种、授粉、提纯、收割、脱粒,一样一样干,一个一个数据记录,一个品种一个品种选育。

一龙生九子,子子不相同麦币网。培育一个性能稳定的小麦品种一般需要六、七年。为与时间赛跑, 2017年,她租下一个7万多平米的农场,几个大棚用作加快种子“迭代”,大田作为“中试”基地,一年四季种麦子。

为了育种,她常常在试验田里一呆就是一整天,早晨出门时带的一个馒头就是她的午餐麦币网。晚上回到办公室整理数据和资料,经常熬到深夜。甚至大年三十万家团圆时,她还在大棚里进行小麦管理......

农作物育种是个投入高、周期长、风险大的行当麦币网。几年下来,做生意积攒的几百万元资金都投了进去。她就向银行贷款。因还贷逾期,银行曾一度把她拉入“黑名单”......

张国英是那种认准的事儿,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的倔脾气麦币网。面对困难,她没有放弃,继续在育种的路上爬坡过坎儿,负重前行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麦币网。2017年,张国英终于培育出了第一个适应黄淮地区种植的高产、稳产、高蛋白小麦品种。她郑重地将其命名为“英子1号”。现在,“英子”优质小麦已成为系列,在山东、河北、江苏、安徽、河南等地试验示范种植。还有几个达到稳定性高产优质的品种准备参加区域试验。更可喜的是“业务范围”不断扩大,她培育的功能型花青素紫玉米、远缘杂交再生红高粱也得到用户认可,前景看好。

“不管育种的道路上还有多少艰难险阻,我都将义无反顾地走下去麦币网。”张国英坚定地说。

【人文纪实】津门网王忠谋:“麦痴”张国英

展开全文

张国英在大棚里进行小麦“去雄”作业麦币网

【人文纪实】津门网王忠谋:“麦痴”张国英

为加快“迭代”,除大棚和“中试”基地外,办公室周边的空地甚至走廊都成了她的“试验田”麦币网

【人文纪实】津门网王忠谋:“麦痴”张国英

这个小麦品种株高2米多,茎杆粗壮、富含蛋白,是粮饲兼用品种,一次种植可收割2-3茬麦币网

【人文纪实】津门网王忠谋:“麦痴”张国英

女子多喜欢花卉,张国英的案头摆着一束麦穗麦币网

【人文纪实】津门网王忠谋:“麦痴”张国英

向书本求教,“恶补”农作物育种知识麦币网

【人文纪实】津门网王忠谋:“麦痴”张国英

为保证品种纯正,必须及时“提纯”,去除杂株麦币网

【人文纪实】津门网王忠谋:“麦痴”张国英

最困难时,公司账户上只剩下3.81元,连工人的工资都难以支付,董事长成了“光杆司令”,很多活儿都得自己干麦币网

【人文纪实】津门网王忠谋:“麦痴”张国英

谈到创业的艰难,张国英几度哽咽麦币网。“当时真有点绝望,感到欲哭无泪。”

【人文纪实】津门网王忠谋:“麦痴”张国英

普通小麦有效籽粒50左右,这穗英子1号长20多厘米,有效籽粒超过150,是“重点繁育对象”麦币网

【人文纪实】津门网王忠谋:“麦痴”张国英

小麦即将成熟,与专业人员一起“测产”麦币网

【人文纪实】津门网王忠谋:“麦痴”张国英

张国英总有忙不完的事,一部农用三轮陪伴她往返于试验田和办公室之间麦币网

【人文纪实】津门网王忠谋:“麦痴”张国英

陪同业内人士在试验示范种植麦田参观麦币网

【人文纪实】津门网王忠谋:“麦痴”张国英

测定小麦“千粒重”麦币网

【人文纪实】津门网王忠谋:“麦痴”张国英

向外地同行(中)介绍“英子1号”试验示范种植情况麦币网

【人文纪实】津门网王忠谋:“麦痴”张国英

很多品种的选育初期都是单株收割,单穗脱粒麦币网。附近的村民说:她比农民还农民。

【人文纪实】津门网王忠谋:“麦痴”张国英

为了节省开支,她把自己培养成了“多面手”麦币网

【人文纪实】津门网王忠谋:“麦痴”张国英

经神舟12号飞船“搭载”的3.8克“英子1号”培育后,发生了良性“变异”,张国英对其精心呵护,寄予厚望麦币网

【人文纪实】津门网王忠谋:“麦痴”张国英

津门网作者 王忠谋

评论